享界S9的底盤測試,奔馳E級甚至S級慌了!
前段時間,我司BOSS老吳去襄陽試車場,親自下賽道感受了下享界S9的底盤表現(xiàn);貋砗笠荒樑d奮地和我們說起這事兒,并信誓旦旦地表示,享界S9在同價位絕對能吊打56E,甚至真實實力直逼78S!
雖然聽起來很像口嗨,但其實它是有數(shù)據(jù)支撐的。就拿這次測試環(huán)節(jié)中的麋鹿測試成績來說吧,老吳開著享界S9開出了81公里/小時的成績,而同樣的測試環(huán)境,專業(yè)車手開著奔馳EQE測試的普遍水平,都是75公里/小時左右。
這時可能會有人拿駕駛習慣、環(huán)境風向當理由,不可否認這些確實會帶來一定的數(shù)據(jù)波動,但這近6公里/小時的麋鹿數(shù)據(jù),確實是放水能放出來的嗎?
其實我一直都在強調,高端轎車市場一定會掀起一場顛覆性的變革,而享界S9的到來,就如同一個引子,撕開了BBA在高端豪華轎車市場鑄造的防線。就拿以豪華見長的奔馳來說,它整個高端轎車產(chǎn)品線,幾乎都被享界S9強壓一頭。
39.98萬元的起步價,我想已經(jīng)可以把奔馳C級pass掉了。享界S9不是簡單的家用轎車,而是偏向于行政用途的,因此定位家用車的奔馳C級,就不在討論的范圍里。當然嘍,你也別把AMG C級拉進來,那就更不是一個維度的東西了~
那么奔馳E級呢?指導價是44.72-59.98萬,跟享界S9勉強有點交集,如果算上經(jīng)銷商的優(yōu)惠,或許價格能“首尾相接”。咱們先從尺寸上來說說,享界S9車身長度5160mm,軸距3050mm,奔馳E級則是5092mm與3094mm。
但只看尺寸也不夠的,奔馳E級是燃油車,車內很多空間要讓位給發(fā)動機、油箱、傳動機構等部件,這就天生不如享界S9的“OneBox”一體式座艙設計,讓車內形成一個更近似于蛋型的空間,讓乘坐的觀感更開闊,而且并不是主觀上的即視感,坐進去第一時間就會感受到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,這就是華為的設計功底。
最大的殺手锏,也是享界S9的核心優(yōu)勢,在于舒適性與科技配置、智駕配置。后排的零重力座椅,頭枕、靠背、腿托都能電動調節(jié),通風加熱按摩一應俱全;還有電動遮陽簾、隱私玻璃、投影系統(tǒng)、中央扶手操控大屏等等,這些都不是奔馳E級能提供的,即便E級更貴。
享界S9還搭載了華為ADS 3.0高階智駕,“門到門”的自動輔助駕駛,自動出車位,自動出閘機,直接進入另一個目的地的車位;也徹底支持了環(huán)島通行,高速與城區(qū)領航、智能泊車什么的,享界S9都能做到。然而,奔馳E級即便是頂配,也并不支持其中的多數(shù)功能。
這,還比什么比?奔馳E級,拿什么比?
除了三叉星logo還有點逼格,其他似乎也不剩什么了。
換句話說,讓享界S9跟奔馳E級對比,已經(jīng)算是很給奔馳面子了。享界S9真正對標的,其實是奔馳S級,甚至是邁巴赫S級。
但是在發(fā)布會中,大家也看到了,余承東憋了一整場都沒說“遙遙領先”,換了個話術,“遠超”友商奔馳S級、寶馬7系等車型。比如暈車舒緩模式、智能扭矩控制、途靈智能底盤等等,這些都是德系百萬級轎車才會擁有的配置,而享界S9在50萬元內就全部安排妥當了。
不管是奔馳E級還是S級,它們都只是在傳統(tǒng)燃油車的底子上修修補補,雖然說德系老牌的底蘊還在,但我們只能說是“風韻猶存”,而且燃油車的舒適性上限,也就如此了。而享界S9自打一開始就是完全的原生布局,在靜謐性與NVH體驗上先天有優(yōu)勢。
對比到這兒,其實已經(jīng)不用再比了。反倒是,我們想糾正大家的一個“刻板印象”。享界S9目前頂配不到50萬元,而奔馳S級等車型百萬起步,大家可能會說享界S9性價比高,然而,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“性價比”就能詮釋的,這背后是對“豪華”的重新解構,以及對“貴=好”這一傳統(tǒng)觀念的顛覆。
得益于自主車企的供應鏈優(yōu)勢,以及近年來瘋狂的內卷,往往能用較低的價格做出極高的綜合素質,這并不是“實惠”,而是讓豪華體驗回歸它應有的價值屬性。100多萬的奔馳,貴是貴,但很大一部分都花在了不該有的溢價上,中國老板是不差錢,但有錢人并不傻,他們也知道奔馳溢價太高。
而現(xiàn)在,有了一個比奔馳更有聲量、更能代表豪華、已經(jīng)是“中國名片”的品牌與車型,你猜有錢人們會怎么選?
相關文章
-
2025-03-07
-
2025-02-25
-
2024-12-03
-
2024-10-16
-
2024-10-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