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米SU7保費比瑪莎拉蒂高?這事不新鮮
買車就得上保險,除了交強險,還有商業(yè)險,雜七雜八的N多險種算下來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,這點有車的朋友肯定都知道。而且大家似乎有一種“刻板印象”,就是豪車的保費一定很高,而價格較低的車子,保費一定就不高。然而,隨著新能源車的大行其道,事情早已發(fā)生變化了。最近就有個熱搜,說的是20多萬元的小米SU7,保費居然比瑪莎拉蒂還高!
某保險公司算了一筆賬:同樣是新車,小米SU7要顏值有顏值,要性能有性能,要科技有科技,價格才20多萬元,性價比還是不錯的;瑪莎拉蒂最便宜的車子也得60W+起步,在意大利豪車當(dāng)中,也是地板價了。但是保費的情況,卻剛好相反,瑪莎拉蒂的保費差不多6100元左右,而小米SU7的每年要七八千元。
這么算下來,如果按照相同車價的保費比例來看,小米SU7的保費就是瑪莎拉蒂的2倍多了,你敢想?小米一個初來乍到的造車新勢力,何能何德跟意大利老牌車企的保費一樣?當(dāng)真就是那句話,“買車的時候不覺得高級,上保險的時候才知道有多高級”。
但是,事實就是這樣的。大家都知道豪車的保費很貴,為啥一個20來萬不到30萬的新能源車,也有著天價保費呢?其實道理也不難理解,保險公司衡量一款車的保費到底是多少,整車的零售價是一方面,還得看新能源車整體的出險情況,甚至是車主們的駕駛方式。
說個比較極端的情況,某款車的安全性是不是高?比如說發(fā)生自燃的概率,如果在一段時間內(nèi)出現(xiàn)的自燃情況比較多,那么保險公司必然是得上調(diào)保費的。這也并是不針對某各品牌、某款車,而是新能源車普遍存在的情況。別管是某XX品牌,還是某XXX品牌,宣傳的時候天天說“最安全”、“零自燃”,但保險公司最清楚,那都是頭懸達(dá)摩克利斯之劍,沒有100%不自燃的車,甭管是放著不動自燃還是充電時候自燃、撞車之后自燃,都得算進去。
只要自燃就是全損,所以保費當(dāng)中車損的那部分就會非常高。這只是其一,現(xiàn)在新能源車的科技配置也越來越高了,渾身都是攝像頭、雷達(dá)、傳感器,隨便碰一下可能都是幾百幾千乃至大幾萬元的車損。這在以前的燃油車中是不存在的,頂多就是幾個倒車?yán)走_(dá)。而現(xiàn)在,如果是一輛25萬元的新能源車發(fā)生了比較嚴(yán)重的事故,即便沒到報廢的程度,那么全車的攝像頭、雷達(dá)也得換個七七八八,這也都得算進保費里面去。
還有一個比較主觀、但也很現(xiàn)實的情況,就是新能源車發(fā)生事故的概率也是較大的,跟車主的駕駛有很大關(guān)系。現(xiàn)在一輛電車動不動就有兩三百馬力,貴一點的車甚至都有四五百馬力,零百加速動輒就是“4秒俱樂部”,3秒內(nèi)的也不罕見。隨便一腳油門踩大了,或者是方向沒打穩(wěn),事故的可能性都更大。
這種“廉價大馬力”讓新手車主上手,那必然是難以駕馭的。以前V6、V8車子才有的動力表現(xiàn),現(xiàn)在隨便一個25萬元級的電車就能具備了,購買門檻又這么低,“馬路殺手”自然就多了,就像那些一年兩箱油的老鐵。雖然沒有諷刺的意思,但這就是事實。
而且大家別忘了,現(xiàn)在智駕功能這么時興,很多人都特別依賴智駕了,甚至是還有一些牛魔,開車的時候睡大覺,把車子和一車人的姓名完全交給智駕——就這種生物,你說保險公司能不糟心嗎?
OK,就說這么多,至于大家會不會因為保費居高不下而放棄選擇新能源車,見仁見智吧。
相關(guān)文章
-
2025-03-13
-
2025-03-07
-
2025-02-27
-
2025-02-27
-
2025-02-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