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潤不超1% 小米汽車能否擠得一席之地?
汽車硬件利潤不超過1%......Are you OK?
都知道小米造車造了好幾年,但是雷聲大雨點小。用高情商的說法,就是“兩耳不聞窗外事,一心只埋頭造車!碑斎唬∶滓彩嵌疇I銷的,所以在“埋頭造車”之余,小米也會時不時刷一下存在感。
這不,前不久就有傳言稱小米汽車的硬件整體利潤率不超過1%,而未來將會依靠軟件服務及生態(tài)體系來實現(xiàn)盈利。事實上,這波操作并不算什么新操作,而且不光只有汽車行業(yè)里有,之前在手機行業(yè)里就有不少這種玩家,關鍵是大多數(shù)下場并不算好。
軟件盈利模式到底可不可行?
硬件不賺錢,靠軟件賺錢,這種互聯(lián)網打法其實曾經風靡一時。想必大家都知道樂視吧?雖然樂視不是最早的玩家,但一定是玩得最狠的。當時甚至是虧著本往外銷售手機跟電視,但是后來又如何呢?而且,樂視也造車,只不過產品還沒上市,業(yè)務就垮掉了。
但是,不靠硬件賺錢,而是靠軟件業(yè)務或者互聯(lián)網業(yè)務來創(chuàng)造收入也不是不行,小米其實就是靠這種玩法堅持到了最后,F(xiàn)在國內智能手機廠商一共沒幾家,小米就是其中之一,這說明小米對于這種玩法也是有自己一套心得。那么問題來了,來到了汽車這塊能不能同樣玩轉呢?
事實上,一些造車新勢力們早就將目光瞄準到硬件之外的盈利板塊。當然,不是說都像小米一樣將盈利利潤壓縮到極致,只靠軟件跟系統(tǒng)服務。像蔚來對NAD、NOP+兩套配置進行差別收費,而這點也類似于類似于特斯拉高階輔助駕駛功能(FSD)以及增強版自動輔助駕駛功能(EAP)兩個付費選裝包。
在我們看來,這種軟件盈利模式并不是不可行,但是要基于一定的用戶數(shù)量,這就對銷量有一定的要求。所以,這也是蔚來跟特斯拉天差地別的重要原因。而小米汽車能否在銷量上獲取優(yōu)勢,這就不好說了,雖然小米手機成功了,但是小米汽車所面臨的環(huán)境確實不一樣,樂視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。
為什么說小米汽車成功很難?
從目前來看,小米汽車想要成功,其實困難還是蠻多的。為什么這么講?在我們看來,這就跟市場消費者有著很大關聯(lián)。就以比亞迪為例,為什么很多人買新能源就買比亞迪,在我們看來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。
首先,比亞迪的技術不光先進,而且宣傳得早。大家都知道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安全性好,但其實不管是長城、吉利,還是長安、廣汽,難道就沒有類似的技術嗎?肯定不是,但是比亞迪強在了先入為主。所以一提到電池安全,老百姓自然先想到的就是比亞迪,而買車不也是圖個安全嗎?
再者,比亞迪宣布放棄燃油車也比較早。放棄掉燃油車對于比亞迪其實并沒有太大損失,因為本身比亞迪的燃油車業(yè)務也不是很出色,尤其是對比長安、吉利、長城來說,這三家的燃油車業(yè)務可是國產車中的中流砥柱,所以自然無法像比亞迪這么灑脫。而主動宣稱放棄燃油車業(yè)務,給消費者的感覺就是,全聚焦新能源產品自然就更專業(yè)。
最后就是最重要的一點了,比亞迪的銷量擺在大家面前。雖然老百姓不懂車的居多,但是按銷量買的也大有人在,你越是銷量高,買的人就越多,這點可以參考當年的日系車。那么,大家覺得小米做得到這幾點嗎?顯然不可能。所以,小米只有靠性價比來拼,但問題是如果你30萬的車能賣到15萬,我們相信成為爆款應該不是問題,但問題是,大家覺得小米做得到嗎?肯定也不可能。
小米汽車會找大量數(shù)碼媒體宣傳嗎?
關于這個問題,也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。不得不說,自從一些造車新勢力開創(chuàng)了邀請數(shù)碼自媒體參加發(fā)布會之后,一些車企就嘗到了甜頭,為什么這么講?還不是因為相比汽車自媒體,數(shù)碼自媒體更“便宜”,而且不專業(yè),說啥他們就聽啥,聽話得很。但是,這些數(shù)碼自媒體也不是毫無用處,畢竟現(xiàn)在車機智能化這塊,他們也算是比較拿手的,畢竟這點也是汽車跟手機唯一相連的地方。但是要說在汽車專業(yè)性上,這些所謂的數(shù)碼自媒體,基本就是聽金主BB們說啥就是啥。
不過,“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”,翻車的案例也不是沒有過。像是早先領克發(fā)布LYNK OS N靈犀操作系統(tǒng)那會,就特意找來了“李大錘”作代言?赡茴I克官方是想以跨圈的優(yōu)勢來體現(xiàn)自己,但由于某些執(zhí)行部門的能力低下,結果卻搞成了翻車現(xiàn)場。就在領克官微公布消息之后,其微博直接被網友噴成了“評論審核”精選的狀態(tài),幾百條微博內容,愣是不敢放出來讓大家看一看。而要知道,有著“退貨錘”雅號的“李大錘同學”,曾經就因為代言ROG玩家國度的產品,也是被網友罵的讓官方不得不刪除微博。
所以說,領克相關執(zhí)行部門的能力到底是什么水平,大家自己評判吧。而我們想對小米汽車相關部門的同學們說一句話,“學什么都好,千萬不要學反面教材!”如果小米汽車前期不知道怎么找專業(yè)媒體,那我們可以建議小米汽車從一些專業(yè)網站的排名榜單中來挑選媒體名單,起碼這份榜單里的汽車自媒體要比多數(shù)數(shù)碼自媒體專業(yè)得多。
寫在最后
現(xiàn)如今的新能源汽車行業(yè)就跟當初“大亂斗”時期的智能手機行業(yè)一樣,正處于競爭激烈的淘汰期。而在經過洗牌之后,能存活下來的車企恐怕也不會太多。而小米汽車上市后所面臨的競爭態(tài)勢,只會愈加激烈。雖然小米汽車一直在強調無人駕駛還有性價比優(yōu)勢,但在我們看來,這些優(yōu)勢還不如智能化、系統(tǒng)交互以及銷售渠道這些實在。畢竟你看現(xiàn)在重點宣傳無人駕駛好的車企,有幾家銷量高的呢?當然,即使困難重重,但是我們仍然認為小米汽車還是有機會的,畢竟現(xiàn)在某些新勢力只是曇花一現(xiàn),早晚得退位讓賢,大家覺得呢?
相關文章
-
2024-05-13
-
2024-04-02
-
2024-04-01
-
2024-04-01
-
2024-02-02